一、 指導思想
大學物理課程是高等學校理工科類各專業學生的必修基礎課,以物理學基礎知識為內容的大學物理課程是一個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所必備的。開設大學物理課程,一方面可以為學生的專業課程的打好必要的科學知識基礎;另一方面使學生初步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方法。這些都起著開闊思路、激發探索和創新精神,增強適應能力,提高人才素質的重要作用。
本次大學物理課程改革擬結合我校工科學校的特點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不斷探索具有工科學校特色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模式,對大學物理課程不斷進行系統化和規范化建設,同時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上不斷變革,與我?!爸R面寬、基礎扎實、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性本科人才培養目標逐漸適應,使得大學物理成為我校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
二、改革目標
根據大學物理課程標準和我校人才培養目標,大學物理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是:1)通過大學物理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能夠有比較全面和系統的認識和正確的理解,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打下必要的基礎。2)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具有科學的求實精神、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3)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的物理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一般實際工程應用問題。
三、改革的措施
(一)完善課程體系
為實現學校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我校整體教學計劃以及物理教研室師資及實驗室硬件等實際情況,形成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開放演示創新實驗相結合的大學物理課程體系,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專業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大學物理課程設置改革如下:
課程 類型 |
課程 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 分 數 |
學 時 數 |
理論學時 |
實踐學時 |
開課 學期 |
教學內容 |
考核 方式 |
適合專業 |
基礎 必修 |
070220001 |
大學物理A |
6.5 |
104 |
104 |
0 |
2、3 |
機械力學、運動力學、波動力學和熱力學、電磁學基礎和波動光學 |
考試 |
土木、機械、通信、電氣、材料類等專業,以及瑤湖學院 |
070220018 |
大學物理B |
3.5 |
56 |
56 |
0 |
2 |
運動力學、機械力學、機械振動和熱力學 |
考試 |
水利、測繪、地質、能源等本科專業 |
070220008 |
大學物理C |
4 |
72 |
72 |
0 |
2、3 |
機械力學、運動力學、波動力學和電磁學基礎 |
考試 |
土木(中荷)專業,以及卓越工程師班 |
070227001 |
大學物理A實驗 |
2 |
32 |
0 |
32 |
3 |
力學、電磁學和光學 |
實驗報告 |
選修了《大物物理A》的學生 |
201427002 |
大學物理A+實驗 |
2 |
32 |
0 |
32 |
2、3 |
力學、電磁學和光學 |
實驗報告 |
選修了《大物物理A》的學生 |
070227002 |
大學物理B實驗 |
1 |
16 |
0 |
16 |
2 |
力學和電磁學 |
實驗報告 |
選修了《大物物理B》的學生 |
070227005 |
大學物理C實驗 |
1 |
16 |
0 |
16 |
2、3 |
力學和電磁學 |
實驗報告 |
選修了《大物物理C》的學生 |
通識必修 |
070120043 |
自然科學發展概要 |
1 |
16 |
16 |
0 |
2 |
自然科學各學科產生形成的背景和條件、發展歷史、重大理論和發明的創造過程. |
考查 |
人文社科專業 |
通識選修 |
990101631 |
物理及工程演示與探索實驗 |
1 |
0 |
0 |
16 |
每學期 |
直觀演示與物理和工程緊密聯系的實驗現象,探討其中的物理內涵 |
考查 |
理工科專業、人文社科專業 |
(二)優化課程內容
將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劃分,第一部分為力、熱、光、電和近代物理的基本規律、基本方法和基礎知識;第二部分為由各知識模塊中對于具體物理問題的分析、解決和應用所精煉和擴展內容。根據學生培養方向的不同,將大學物理分為A、B、C三個平臺授課,每個平臺的學時和授課內容不完全相同,各專業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既照顧了學生的有限學時,又能滿足學生不同專業對物理內容的需求。
(三)加強實驗教學改革
在實驗教學中更多地突出實踐性、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優化實驗教學評價體系。具體如下:1)優化基礎實驗教學流程。增強課前預習和課后數據分析環節的成績比例,同時增加虛擬實驗環節幫助學生在課外進一步理解實驗的設計思想、實驗方法、儀器的設計原理、操作原理與方法。2)建立開放式實驗教學新模式。變驗證性實驗為研究性實驗,變單一實驗為綜合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的比例和難度,并將實驗設計和研究的教學思想貫穿于整個物理實驗系列課程中。3)設計物理創新實驗項目。物理創新實驗室作為面上物理實驗教學的延伸和擴展,將使學生由被動模仿到主動設計以及綜合運用,為學生在物理實驗方面創造深入探索鉆研的條件,更好地引導學生發展創新意識和發揮主觀能動性。4)加強演示實驗內涵建設。加強演示實驗的物理原理、實際應用和技術前景的宣傳和介紹。注重啟發性、趣味性、科學性、時代性和先進性,與現代科學技術接軌。通過學生與計算機的交互活動,使學生積極地、主動地進行探索式、自主化、個性化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學習能力。
(四)加強課程考核
1. 大學物理理論課程考核辦法
考核方式以閉卷考試為主。課程成績中期末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以學生的到課率(50%)、課堂表現(20%)、課后作業(30%)進行量化評價。
2.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考核辦法
考核方式以實驗報告為主。實驗考核成績由課程要求每個實驗項目的成績加和總分除以實驗項目個數得到。每個實驗項目成績由課前預習(10分)、課堂操作(40分)、數據處理(40分)和課后思考(10分)組成。
3. 自然科學發展概要課程考核辦法
考核方式以閉卷考試為主。課程成績中期末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以學生的到課率、課堂表現、聽課筆記做綜合評價。
4. 物理及工程演示與探索實驗考核辦法
考核方式以課堂操作和研究論文為主。課堂表現占50%,研究論文占50%。課題表現包括課堂紀律、動手能力、設計創新思維等進行綜合評價。每堂實驗課必須提交一篇研究論文,共4篇。評價標準包括調研的深度和廣度、對演示實驗原理的理解程度、技術應用拓展等,成績為4次平均分。